PU脱模如何选择蜡乳液

发布于 2025-05-23
   一、关键选择因素
 
  脱模性能
 
  润滑性:优先选择高润滑性蜡,减少脱模阻力。
 
  离型性:确保蜡膜与PU材料无黏附,避免脱模残留。
 
  相容性
 
  蜡乳液需与PU材料化学相容,避免迁移或影响制品表面(如喷漆、粘接)。硅蜡需谨慎使用,可能干扰后续加工。
 
  耐温性
 
  蜡的熔点需高于PU成型温度(通常50-200℃)。
 
  高温工艺(>150℃):选PE蜡(熔点100-140℃)或PTFE蜡(>300℃)。
 
  中低温工艺:石蜡(熔点50-70℃)或棕榈蜡(80-85℃)。
 
  成膜性
 
  蜡膜需均匀、致密,推荐粒径小(<1μm)且分散性好的乳液,避免膜层开裂。
 
  稳定性
 
  乳液需至少6个月储存稳定性,避免分层。阴离子型乳化剂体系通常更稳定。
 
  环保与成本
 
  环保要求高时选生物基蜡(如棕榈蜡);成本敏感场景可用石蜡或PE蜡。
 

 
  二、应用建议
 
  工艺适配
 
  高温高压:PE蜡+PTFE蜡混合(比例7:3),兼顾耐温与润滑。
 
  普通注塑:石蜡乳液(固含量20-30%),经济高效。
 
  高光表面:棕榈蜡乳液(添加量1-3%)。
 
  测试与优化
 
  小试步骤:
 
  选择2-3种候选蜡乳液,按供应商推荐添加量(通常0.5-5%)加入脱模剂基料。
 
  模拟生产条件(温度、压力)测试脱模力、制品表面光泽度及残留。
 
  评估长期稳定性(离心实验、高温储存)。
 
  调整策略:若脱模力大,增加蜡含量或换用PTFE;若表面雾化,降低蜡粒径或换棕榈蜡。
 

 
  三、注意事项
 
  迁移控制:选择分子量较高的蜡(如氧化PE蜡),减少向PU内部迁移。
 
  复合配方:搭配有机硅或氟素脱模剂可增强效果,但需验证相容性。
 
  应用方式:喷涂需低粘度乳液(<50mPa·s);刷涂可选高固含量(>30%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