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铸脱模剂的概念及应用

发布于 2021-08-19
  压铸脱模剂的概念及应用,压力铸造(简称压铸)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,其特征是将熔融合金在高压、高速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,并在高压下冷却成型,具有生产效率高、生产流程短、铸件光洁度和强度较高、加工余量少、节约金属材料等工艺特点。
 
  压铸件的应用范围很广,涉及相当多的产品领域和工业门类,主要作用是帮助金属压铸产品能够从模具中取出,并且使产品保持完整性和后加工性。在压铸过程中,脱模剂起到三个方面作用:
 
  (1)在金属液压射前,先均匀分布在型腔表面,从而在模具和金属液之间形成一层隔离膜,使型腔免受熔融金属液的直接冲刷。
 
  (2)在压铸过程中,有助于金属液进入型腔,使充型完好。
 
  (3)铸件成形后能使其易于脱模。
 

 
  二、作用机理:
 
  脱模剂与模具表面可以产生非极性或极性物理吸附膜,化学吸附膜及化学反应膜。当脱模剂中没有极性分子时,脱模剂只能在模具表面产生非极性物理吸附膜;反之则产生极性物理吸附膜。
 
  图片后者的强度要大于非极性物理吸附膜。当脱模剂组分中的原子与模具表面的原子可使用共同的电子时,就会在模具表面产生化学吸附膜。其强度又高于极性物理吸附膜。在一定的接触压力和温度下,脱模剂中的极压剂也可能与模具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化学反应膜。它的强度又大于化学吸附膜。
 
  一般说来,脱模剂的吸附膜强度越高,防止粘模的效果越好。因此根据不同的压铸件,选择相应的脱模剂以形成高强度的吸附膜是非常重要的。
  压铸脱模剂的分类与组成:
 
  压铸脱模剂按其性能特点可分为油基、粉基和水基脱模剂。从最初的油基脱模剂发展到水基脱模剂,再到粉状脱模剂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。油基脱模剂的基本组成成分为油和石墨,润滑性好,能够满足当时的生产需要,但使用时烟雾大,污染环境,危害工人健康,同时也火灾方面的隐患,现在已逐渐被淘汰。粉基脱模剂主要是以蜡为原料,附着在压室及型腔表面,因模具温度而使其溶化,产生润滑作用。基本组成成分有锆英石、云母、滑石粉和石墨、微晶蜡等。
 
  水基脱模剂目前在压铸脱模剂市场占据重要地位,其组成至少应由基础材料、乳化剂和水构成。基础材料为油、脂、蜡、硅酮和聚合物,被认为是有效成分,最终发挥润滑脱模作用。水为载体,使用时可用水稀释十几倍至上百倍,一般占 95 %以上。乳化剂将有效成分以极细致的颗粒均匀分散于水相,形成稳定的乳液。除此之外,还有极压添加剂、防霉剂、防锈剂等组分。